品红楼文化
红楼梦
促师生成长
天府五中召开高中语文常规课程菜单培训会
11月25日上午8:30,由四川天府新区第五中学承办的“成都市2021年秋季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超市高中语文常规课程菜单培训会”在四川天府新区第五中学如期进行。培训会采用线上培训的方式进行,聚焦《<红楼梦>整本书阅读教学之文化解读》,通过课例展示、专题讲座、交流互动等形式,研讨了《红楼梦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。
主讲人·吕小红
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由吕小红老师带来一堂精彩纷呈的课例展示。吕老师设计的《<红楼梦>整本书阅读教学之文化解读》阅读教学课例,从准备到实施,环节紧凑,内容丰富,体现了其独到的思考。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紧紧围绕《红楼梦》女性悲剧的原因及悲剧意蕴,指出女性悲剧的造成既有性格原因也有封建社会与制度的原因,引导学生拓展联系,深入思考,积极面对人生。吕老师强调,在中国古代社会,封建制度的核心是男权主义和专制主义,以此为基础,衍化出了一系列不合理的封建制度,女性成为种种制度的牺牲品。在封建制度长期控制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专制文化,这种文化侵蚀了人们平等对待女性的心理,他们认为女性理应生活在男性的压迫与掌控中。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,一个女子抗争也罢,屈服也罢,其悲剧的命运早已注定。通过这种文化更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文明制度下的婚姻制度的可贵性,以及如今女性地位得到大幅提高的社会进步性,所以我们更应珍惜现在的文明成果,感知时代的进步性。
主讲人·孙华友
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由孙华友老师进行《<红楼梦>整本书阅读教学之文化解读》的讲座。孙老师分别从《红楼梦》的女性文化、婚姻文化、道家文化、色空观念、饮食文化、服饰文化、酒文化、茶文化、档案文化、建筑文化、爱情文化、诗词文化等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分析。孙老师认为,《红楼梦》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集大成之作,代表了古代小说艺术的高峰,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文化,教师要通过活动展示的方式,引导学生做好《红楼梦》的这些文化的解读。作为文学经典,《红楼梦》的研究视域极其宽广;进入语文课程,作为教学文本,《红楼梦》的教学内容需要服从课程设计、《课标》要求的相关规定,需要参考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。只有把握了《红楼梦》里面的这些文化,读者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品味这部经典名著。
主讲人·吕小红
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由吕小红老师主持网络研讨会。与会的老师们通过在线提问的方式,将自己在《红楼梦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同吕老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。大家探讨并总结了《红楼梦》文化解读的策略和方法:
1、批读舒芜《<红楼梦> 前言》或助读书目:了解文化解读角度。
2、写读后感:试写文化主题探究小论文。
3、课前演讲:个性化解读分享。
4、读书交流会:展示批注、主题分享、知识竞赛、辩论、剧本创作与戏剧表演等。
5、制作读书报告册:将个人完成的所有任务整理成册,设计成电子书《红楼解梦(xx版)》,打印展出。
6、读书沙龙:班级精选专刊,全年级分楼层交流,写留言簿。
老师可建议学生通过略读、精读、群读、参读等方式,带动学生深入阅读,让学生在《红楼梦》的阅读中,感受其无穷的乐趣,从而让《红楼梦》在年轻人的世界里活起来。
品红楼文化,促师生成长。《红楼梦》博大精深,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,课堂的活动只是一个引导,课后的自主阅读显得更为重要。《<红楼梦>整本书阅读教学之文化解读》,只是为了窥一斑而见全豹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意义,在于通过引导,让学生会读、能读、爱读、乐读,从而在阅读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,促进自己生命的感悟与成长。
撰稿丨孙华友
编辑丨戚燕子
审核丨高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