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校园新闻 > 共情,走进孩子的第一步

共情,走进孩子的第一步

2023年12月27日 10:35:04 访问量:2123


四川天府新区第五中学家庭教育系列(三)

共情,走进孩子的第一步


   



梵高曾说:“爱之花开放的地方,生命就能欣欣向荣。”都说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。但很多时候,我们不是不爱孩子,而是不懂孩子。因为不懂,也就缺乏共情,因为缺乏共情,所以我们的爱在孩子那里反而成了伤害。本期的主题是学会共情。

共情是一个心理学专用术语,也译作同感、同理心、投情等,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,多用于心理咨询,同时也是有效沟通的基本技巧、方法之一。运用共情,更能体会孩子的情绪、感受,也就更能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、做出选择,故更能走进孩子的内心。

家长如何学会使用共情呢?从四个方面入手:

1.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

美国语言学家艾伯塔.梅瑞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:沟通的总效果=7%的语言+38%的音调+55%的面部表情。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,和语言相比,音调和面部表情这些非语言信息对沟通效果的影响更大。

家长要与孩子有效沟通,一定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,再与孩子沟通,效果会更好。

2.理解孩子的情绪

每个人都有被倾听、被理解的需求,对于身心发展还未健全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。如果父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,高高在上地对孩子的行为指指点点,那么结果可能就是,孩子会关闭心门,再也不愿意与父母交流。


3.允许孩子宣泄情绪

每个人都有自己宣泄情绪的方式,家长要允许孩子使用自己的方式,而不是家长想要孩子采用的方式。

宣泄情绪方式的选择要遵循“三不”:不伤害自己、不伤害他人、不破坏环境(不违背公共秩序、不违法犯纪)。


4.帮助孩子解决问题

鼓励孩子独立解决问题,同时也不能把孩子推开、放任不管。在孩子处理好情绪之后与孩子沟通,尊重孩子解决问题的决定。当孩子希望家长参与、协助,家长一定要支持。不管孩子需不需要,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,我们一直都在、一直都陪着你。有了真实的爱的支持与陪伴,孩子才能真正走向独立。




视频 | 魏秀

文字 | 魏秀

编辑 | 戚燕子

一审 | 高华

二审 | 邱斌




编辑:戚燕子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

联系地址:四川省天府新区籍田镇南街102号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蜀ICP备2021014230号-1